一、物理净化方法
沉淀法。
原理:借助重力的作用,令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自然沉降到底部容器。比如,泥沙和较大的杂质颗粒在静止的水体中会逐渐下沉。通过建设沉淀池,控制水流速度并延长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可进一步增强沉淀效果。沉淀时间因水质和颗粒大小等因素而异,可能需要数小时至数天不等。
局限性:沉淀法仅能去除较大的颗粒物质,对于微小的悬浮颗粒以及溶解态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溶解性有机物等)则无法去除。
过滤法。
原理:利用过滤介质如石英砂、活性炭和滤网等来截留水中的杂质。在砂滤池中,水通过多层不同粒径的石英砂,细小颗粒被砂层拦截,从而实现水的净化。而滤网过滤则是利用不同孔径的滤网,将大于滤网孔径的颗粒阻挡在滤网外。
局限性:普通过滤方法难以去除溶解在水中的离子和小分子有害物质。例如,对于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如铅、汞等,简单的过滤无法有效去除,需结合其他净化手段。
吸附法。
原理:利用具有吸附性能的材料如活性炭来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质。活性炭因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的孔隙结构,可有效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异味物质及部分重金属等。在饮用水处理中,活性炭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氯仿、四氯化碳等有机卤化物,并去除水中的嗅味物质,从而提升水的口感和安全性。
局限性:吸附剂的吸附容量有限,当吸附达到饱和后需更换吸附剂。对于某些高浓度的离子型污染物,吸附效果可能不理想。
二、化学净化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法。
原理:通过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将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例如,常用的氧化剂有氯气、二氧化氯和高锰酸钾等。氯气能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同时还能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高锰酸钾则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水中的还原性有害物质。
局限性:氧化还原反应可能产生副产物,如氯气消毒时产生的三卤甲烷等,这些副产物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危害。因此,需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和氧化剂的用量,以减少副产物的产生。
化学沉淀法。
原理:向水中加入化学试剂,使水中的有害物质与试剂反应生成沉淀,然后通过沉淀或过滤的方法将其去除。例如,在去除重金属离子时,可加入氢氧化物沉淀剂如氢氧化钠,使重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并从水中分离出来。
局限性:化学沉淀需准确控制反应条件如pH值和试剂用量等,否则可能无法完全沉淀有害物质或引入新的化学物质导致二次污染。
三、生物净化方法
微生物分解法。
原理:利用微生物如细菌和真菌的代谢作用,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害物质。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菌群能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这些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通过自身的酶系统将复杂有机物逐步分解,实现污水净化。
局限性:生物净化方法对水质、温度、溶解氧等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当水质变化大、温度过高或过低、溶解氧不足时,微生物的活性会受到影响,导致净化效果下降。对于某些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如多氯联苯和某些农药等,微生物分解效率较低。
四、膜分离技术
原理:利用半透膜的选择性透过作用将水中的有害物质与水分离开来。反渗透膜能在压力作用下让水分子通过而截留几乎所有溶质;超滤膜则能截留较大的分子和微生物而让小分子和离子通过。
局限性:膜分离技术成本较高包括膜的购买成本和运行过程中的能耗等此外膜还容易受到污染需要定期清洗或更换增加了处理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没有一种单一的净化处理方法可以完全去除水中所有的有害物质实际的水处理过程通常是多种方法组合使用以达到较佳的净化效果。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净化处理方法也在不断涌现为我们的饮用水安全提供了更多保障。